環評主要是從科學的研判角度出發,預測評估出來對環境的影響;環評更主要的是環境污染問題。什么是環評?平時我們所說的“環評”,實際上是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將它定義為“對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
南陽辦理環評及環評報告書撰寫:183 3821 8580(梁經理)
南陽環境評價申請流程
全國的環評審批辦理手續都一樣。
1、委托有資質的環評公司。你拿著發改委的立項文件以及可研報告去找環評公司,環評公司會派人到你的加工場地進行現場勘查。
2、環評公司編制環評報告。在環評公司編制環評報告的時候,及時和環評公司進行溝通,以保證你的環評質量。
3、環保局委托評審。報告出來后,送給環保局,如果需要評審的話,評審完了,會提出一些意見,環評編制的人員要根據評審意見進行修改。
4、環保局審批。你完了拿上修改好的報告書,交個當地環保局,環保局還有公示的,公示完了后會給你出具批復文件,拿到審批文件后,這樣環評手續就算完畢了。
環境評價的審批程序
1、申請與受理。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的規定,建設單位應當對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建設項目組織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采取法定形式向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提出申請,提交相關材料。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行政審批大廳受理建設單位提交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及相關材料,并進行核驗,作出予以受理或不予受理的處理。
2、項目審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司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審查。需要進行技術評估的,由評估機構組織專家對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技術評估,評估機構應在30個工作日內提交評估報告。
3、項目批準。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司根據審查和評估結論提出審批建議,經相關司會簽后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專題會和局務會審議,經審議通過后辦理批件。
4、聽證與信息公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在政府網站公布受理的建設項目信息;在作出予以批準的決定前,公示擬批準的建設項目信息;作出批準決定后,公開審批結果。對可能影響項目所在地居民生活環境質量以及存在重大意見分歧的建設項目,可以舉行聽證會、論證會、座談會,征求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的意見。
國家規定需要保密的建設項目除外。承諾時限:60個工作日(需要進行聽證、專家評審和技術評估的,一般不超過90個工作日,個別重大環境敏感項目一般不超過120個工作日)收費標準:不收費審批流程圖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登記表)審批項目名稱: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登記表)審批項目類別:前審后批
南陽辦理環境評價需要哪些流程?
首先,根據你的建設項目的內容填寫環境影響登記表,或請有資質的環評單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或報告表,之后到當地環保部門報批,報批時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環境影響報告書
1. 申請審批的請示文件一份(原件);
2. 《環境影響報告書》一本(含光盤一份)、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25份;
3.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審批統計表1份(原件,加蓋建設單位公章);
4. 市級環保局出具的初審意見、評價標準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原件);
5. 評估機構的評估意見1份(原件)、復印件25份;
6. 有資質的環境監測機構出具的現狀監測資料(原件);
7. 公眾參與情況及是否采納的意見(原件,附當地日報、晚報等主流媒體刊登的公告及是否采納的意見);
8. 實行審批制的政府投資項目出具項目建議書批復文件;實行備案制的企業投資項目出具項目備案文件。
二、環境影響報告表
1. 申請審批的請示文件一份(原件);
2. 《環境影響報告表》一本(含光盤一份);
3.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審批統計表1份(原件,加蓋建設單位公章);
4. 市級環保局出具的初審意見、評價標準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原件);
5. 需要開展技術評估的,附評估機構的評估意見一份(原件);
6. 實行審批制的政府投資項目出具項目建議書批復文件;實行備案制的企業投資項目出具項目備案文件。
三、環境影響登記表
1. 申請審批的請示文件一份(原件);
2. 《環境影響登記表》一份(原件);
3. 實行審批制的政府投資項目出具項目建議書批復文件;實行備案制的企業投資項目出具項目備案文件。
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有哪幾種?
有三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環境影響登記表。
對環境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項目,一般需要編制報告書
對環境可能產生較小影響的項目,一般需要編制報告表
對環境可能產生輕微影響的項目,一般需要填寫登記表
其中,報告書和報告表必須由有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的單位編寫,報告書初稿完成后遞交主管的環保部門,由其安排若干個專家開會對報告進行技術審查。環評單位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后遞交環保部門審批,最后企業拿到審批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