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監總局出臺了《關于加強精細化工反應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總管三〔2017〕1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為加強精細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提高企業安全生產保障能力,明確了精細化工反應安全風險評估的范圍和內容,反應風險評估結果運用。針對安陽市醫藥化工企業現狀及結合上級安監部門的要求,在對轄區內醫化排摸和調研的基礎上,對開展精細化工反應安全風險評估工作作了如下思考:
安陽辦理安全風險評估報告:13323693821(梁經理)
一、開展精細化工反應安全風險評估的必要性
1、企業自身的需要。華邦事故充分說明了開展風險安全風險評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華邦公司在項目投產前就開展風險研究,了解到乳清酸制備過程中,溫度在105℃時會發生瞬間壓力升高,同時不選擇蒸汽的加熱方式,就能夠避免事故的發生。開展反應安全風險評估,為企業開發產品提供依據,能夠提前知曉產品涉及物料和工藝的危險性,特別在研發階段,就可以淘汰一批工藝危險性大而安全難以控制的產品。同時開展已有產品反應風險安全評估,對生產工藝進行了一次全面體檢,及時發現現有化工工藝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做到心中有底,防患于未然。
2、監管的需要。安監部門對危險化學品風險管理由來已久,如危險化學品安全標準達標驗收考評中A級要素中就明確要求企業開展風險管理,同時《化工企業工藝安全管理實施導則》(AQ/T3034-2010)中12個相關聯要素中就含工藝危害分析要素。《指導意見》更加明確了反應風險研究,要求企業依據反應工藝危險度評估等級選擇自動化控制系統,對安裝自動化級別提出了明確要求,更加細化且有操作性。開展反應安全風險評估,通過實驗再現事故過程,方便事故原因的調查和分析。便于項目源頭管理,在實施前對項目工藝深入分析,提前淘汰落后危險原料和項目,反應安全風險評估結論同時為決策提供依據。
二、精細化工反應安全風險評估開展遇到的困難
1、目前全國能夠開展評估的單位較少。按照省局推薦的能夠開展精細化工反應評估的單位,僅有天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化集團下屬沈陽科創化學品有限公司,上述單位僅有部分項目具有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實驗室(CNAS認可實驗室)資質。由于檢測單位數目少,檢測儀器有限,而檢測需要一定的期限,全國各地也竭力推進此項工作,造成企業為了完成檢測評估,需要很長時間排隊,造成部分需要上馬新項目的企業由于等待檢測評估報告而不能進入項目審批,拖延了項目產業化進程。
2、企業自主開展需要一段時間孵化。經過前期的排查,目前安陽全市僅有海正藥業、聯化科技能夠正常開展反應安全風險檢測和評估工作;華海藥業、永太科技、朗華制藥雖然購置相關檢測設備,但是由于設備都是從外國進口,需要有一定化工檢測基礎的技術人員,相關人員需要一定時間培訓上崗,目前此項工作正在摸索階段,不能做出完整的評估報告。依托安陽學院的安陽反應安全評價中心、奧翔藥業相關設備目前正在訂貨采購中。同時,完整配置相關檢測設備需要1000多萬元的投資還要配置相關檢測人員,對項目少、研發少的中小醫化企業建立獨立的實驗室很不實際。
3、反應安全風險評估報告缺少統一標準。得到有效的反應安全風險評估報告需要企業提供真實的工藝參數,而工藝參數及流程涉及到企業生存的商業機密,部分企業會有所保留,提供數據不全,造成檢測數據不真實。同時,按照正常評估出工藝危險度等級超過3級,自動化控制投資巨大且不容易通過審查,部分企業就會為了通過審查而弄虛作假,刻意降低評估等級。還有《指導意見》中雖然制定了《精細化工反應安全風險評估導則(試行)》,但對安全反應風險評估報告的規范編制沒有具體要求,報告質量參差不齊,存在部分報告名稱五花八門,簽章不全等情況,無法對檢測數據真實性和評價可靠性負責,造成追責困難。
三、相關的對策措施
1、增加供給。積極鼓勵有實力企業按照要求配置檢測儀器及專業技術人員,建立工藝安全實驗室,對自身所有產品開展全面的安全風險評估。同時,依托大專院校,積極鼓勵具備條件的科研服務機構建立反應風險評估實驗室,滿足安陽中小精細化工企業檢測評估的需要。
2、保證質量。對目前已建的實驗室要鼓勵其提高質量,通過出臺《精細化工企業反應安全風險評估報告編制規范》,統一規范報告編制標準,實現報告的標準化。積極推動安全實驗室獲得SNAS認證,逐步過渡到所有檢測報告由認證單位出具。
3、落實責任。按照“誰檢測誰負責、誰編制誰負責”的責任追究制度,邀請專家和第三方檢測機構,定期對評估檢測報告質量及規范性抽檢;通過事故企業的到查,對檢測數據的真實性進行復核,嚴厲懲處弄虛作假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