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農場的環境與布局、引種、飼料、飼養管理、防疫、獸藥使用和生產記錄。本標準適用于烏鬃鵝飼養和管理。
2. 飼養管理
飼養員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持健康證上崗;傳染病患者不能從事養殖工作。
2.1雛鵝的飼養管理(1~30日齡)
2.1.1 光照
1日齡采用24h光照,光照強度為10Lx,以后每2天減少1h,至30日齡時采用自然光照。
2.1.2密度
根據雛鵝的大小和體質強弱定期調整密度,一般1~10日齡15~20只/㎡,11~20日齡10~15只/㎡,21~30日齡8~12只/㎡。
2.1.3通風
育雛室要通風透光,注意勤換墊草,保持地面清潔干燥。
2.1.4溫度,濕度,.雛鵝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5℃左右。育雛溫度可按日齡、雛鵝體況調整。
A 1~5日齡育雛溫度為30~32℃,相對濕度60%~65%。
B 6~10日齡育雛溫度為28~30℃,相對濕度60%~65%。
C 11~15日齡育雛溫度為26~28℃,相對濕度65%~70%。
D.4 16~20日齡育雛溫度為24~26℃,相對濕度65%~70%。
雛鵝一般20~30日齡脫溫,適時脫溫可增強鵝的體質。
2.1.5潮口(開水)雛鵝應在出生后24h內潮口;對于卵黃吸收不好的雛鵝也應在72h內潮口。潮口時,將盛有清潔水的飲水器,放在欄的角落,將一部分雛鵝的喙輕輕多次按入飲水器中使其學會飲水,其他雛鵝即跟隨學會飲水。潮口時可加1%~5%的葡萄糖或2%的奶粉、多維等。
2.1.6喂料(開食)雛鵝用的飼料,特別是青綠飼料必須新鮮、清潔。雛鵝飼喂要做到定時定量,先青后精,少放勤添。
A. 1~3日齡管理,每天喂4~5次,其中晚上喂1次。可將切成細絲狀的青菜或半熟的小米或碎玉米過水后均勻地撒在草席上,用手輕輕扣打草席,引誘和訓練雛鵝采食。2~3天后逐步改用飼料槽給料。如單獨使用配合飼料,每只每天投料50~60g。
B.4~10 日齡管理,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喂2~3次;每次喂青飼料時,可加入適量的米飯粒(米飯粒喂前用清水浸泡,在草席上攤開稍干后再喂)。如喂混合飼料,日糧配合比例為青飼料 40%~60%,配合飼料40%~60%。如單獨使用配合飼料,每只每天投料50~80g。
C. 11~20日齡管理,每天喂5-6次,其中晚上2次,可由喂飯粒過渡到碎米。如喂配合飼料,日糧配合比例為青飼料50%~60%,配合精料40%~50%。如單獨使用配合飼料,每只每天投料100~150g。
D .21~30日齡管理,舍內飼養時,每天喂5次,其中晚上1~2次。。日糧配合比例為青飼料50%~70%,配合精料為30%~50%。如單獨使用配合飼料,每只每天投料150~200g。更換飼料要逐漸進行。一般由熟至生,由軟至硬。
E.育鵝遲放早收放牧, 上午在草上露水干后放牧,下午收鵝時間早些,以適應其多吃快拉的特